當前報紙日期:2025年08月15日   星期五
 
 
 
首頁» 謝鋒:中美不能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的問題上踩線越界
  分享給朋友  |   www.digg.com www.technorati.com www.yahoo.com www.twitter.com www.facebook.com www.reddit.com del.icio.us www.stumbleupon.com www.google.com www.furl.netm
 
謝鋒:中美不能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的問題上踩線越界
【發佈日期】2025-08-04 01:10:12 【我要列印】 【我要評論】

 

【本報綜合報道】據新華社華盛頓8月2日及中新社華盛頓8月3日消息,中國駐美國大使館2日為美國馬里蘭州蒙哥馬利郡青少年匹克球文化交流訪華團舉辦開放日活動。訪華團師生及學生家長等200餘人參加活動,來自上海、深圳、北京的師生代表80餘人線上參加。

中美也應當探索擴大合作領域

 

中國駐美國大使謝鋒高度評價“美國青少年匹克球人文交流中國行”的重要意義,表示這是一次以球為媒的交流之旅、相知相近的友誼之旅、開拓視野的認知之旅。

謝鋒說,半個多世紀前,“乒乓外交”叩開中美交往大門,兩國人民的真誠願望讓中美打破堅冰。今天,匹克球運動架起中美交流新橋,兩國人民的友好互動為中美關係再添暖意。中美關係又站在一個關鍵歷史節點,這個“大球”仍需許多“小球”來推動,未來仍要兩國人民來創造。期待中美青少年接過時代賦予的接力棒,做人文交流的生力軍、中美友誼的傳承者、和平友好的促進者,為中美兩國的美好未來貢獻青春力量。

謝鋒指出,就像在匹克球賽場上要遵守“比賽規則”,中美要在這個星球上和平共處,也不能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的問題上踩線越界;匹克球比賽要努力創造“得分機會”,中美也應當探索擴大合作領域,多辦一些有利於兩國和世界的大事好事。唯有走動才能走近,唯有交流才能交心。希望中美人民多走動多交流、做夥伴做朋友,讓中美關係的力量源泉湧動不息,共同探索新時期中美正確相處之道。

美生稱難忘在華時光

 

馬里蘭州蒙哥馬利郡體育部主任沙利文透露:“在來之前,我特地問AI,大使館裡是否舉辦過匹克球比賽?AI也沒有相關的確切記錄。所以我想這或許是第一次在大使館裡舉辦的匹克球賽。”

在大使館多功能廳,貼上邊線,架起球網——一座簡易的匹克球場在活動正式開始前就已比拼不斷。訪華團師生與中國外交官們相互搭檔,舉行匹克球友誼賽。

今年4月10至20日,“美國青少年匹克球人文交流中國行”成功舉行,來自蒙哥馬利郡13所學校的44名師生參加“5年5萬”倡議赴華參訪,11天裡輾轉上海、深圳、北京三地,滿載友情與收穫歸來。

致辭環節結束,謝鋒也與美國青少年搭檔,加入匹克球友誼賽的比拼中。比賽結束,沙利文為謝鋒佩戴上一枚象徵加入“匹克球外交”大家庭的紀念獎牌。

沙利文說,體育展示了團結與力量,也體現了跨越國界的友誼與“每個國家都重要”的信念。國家間的外交合作始於一次次的面對面交流。積極建立友誼,將帶來理解與共情,讓我們學會站在他人的立場思考問題,真誠地去了解對方所重視的東西。

當日活動現場,訪華團師生還通過“雲端”與在華結識的中國學生再度相聚,共同回顧訪華點滴。

伊莎貝拉·布蘭特作為學生代表分享了訪華之行的感悟。在訪華期間度過了自己16歲生日的她對新華社記者說,出發前她還有些緊張,中國之行改變了她的固有看法,在中國遇到的所有人都很關心她。

“我曾和一個朋友聊天,談到這次中國之行。她說:‘你總是聊中國。’我只是聳聳肩,我怎麼可能不聊呢?”伊莎貝拉她說,回顧在中國的時光,從參觀學校,到體驗中國傳統文化,再到結交新朋友,每一天都充滿了難忘的回憶。

而學生里根·沙利文說,中國人的友善、熱情給她留下深刻印象。她相信同中國學生的友誼將會延續下去,“那是一個非常美麗的地方,我會再去的”。

本次活動以“新紐帶 新使者 向未來”為主題,中美青少年分享交流體驗、暢敘青春友誼。活動期間不僅舉辦了匹克球友誼賽,還設置了乒乓球體驗賽和書法、漢服體驗等文化活動。

 
我的名字:   驗證碼:
已有評論0更多»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時事新聞網保持中立。
 
 
廣告服務   |    關於我們   
網址:www.macautimes.mo 地址:澳門新口岸羅理基博士大馬路600-E第一國際商業中心21樓
電話:2842 1999(總機) 8798 1983 / 8798 1984(廣告部) 傳真:2842 1333
電郵:macautimes@hotmail.com 社長:楊達夫
版權屬于澳門時報所有. Copyright 2022 macau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技術支持:澳門天心電腦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