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據香港中通社8月3日消息,中國自然資源部近日發佈數據指,今年上半年中國海洋經濟表現強勁,海洋生產總值達5.1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5.8%。海洋經濟呈現總量增長、結構優化、動能轉換的良好態勢。
綜合媒體3日消息,中國海洋船舶工業保持全球領先,上半年海船完工量增長4.7%,新接訂單量、完工量和手持訂單量佔全球比重分別為64%、47.2%和57.6%。海洋交通運輸業韌性突顯,貨運量和貨物周轉量分別增長5.2%和6.9%。海洋旅遊業持續升溫,增加值達7,718億元,同比增長8%,郵輪旅遊熱度高漲,進出港旅客和郵輪艘次分別增長40.1%和33.7%。
數據顯示,海工裝備建造市場三大指標繼續領跑全球,新接訂單金額佔國際市場64.6%。海洋藥物研發取得突破,“海星大模型”發佈,海水淡化技術創新加速,兆瓦級潮流能發電機組“奮進號”穩定運行超3年。
此外,上半年新增批准用海用島面積16.7萬公頃,同比增長25.2%,涉及投資超5,000億元。海洋油氣開發穩步推進,億噸級油田群墾利10-2等項目建設順利。海上風電發電量和新增并網容量分別增長2.2%和199.4%。
“藍色糧倉”建設成效顯著,海洋水產品產量增長4.8%,海水養殖產量增長5.6%。智能化技術如“聲波無網海洋牧場”和“金倉一號”網箱推動漁業轉型。山東蓬萊10萬噸/天海水淡化項目投產,國產化海水淡化膜應用標誌技術突破。
目前,中國已建成23座自動化集裝箱碼頭和29座自動化乾散貨碼頭,5G無人駕駛集卡等技術廣泛應用。海運進出口總額增長1.1%,高端智能綠色產品出口增勢良好,船舶和風電設備出口分別增長20%和13.7%。多地港口新開直航航線,佈局持續擴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