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本報綜合報道】據中新社廣州8月4日消息,由廣東省廣州南沙建設發展工作委員會組織編製的《廣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粵港澳全面合作白皮書(2022.06-2025.06)》(簡稱《白皮書》)當日正式對外發佈。
南沙開發開放呈現良好態勢
2022年6月,國務院印發《廣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粵港澳全面合作總體方案》(下稱《南沙方案》),要求南沙加快打造成為立足灣區、協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戰略性平台,以及香港、澳門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重要載體和有力支撐。
《白皮書》指出,圍繞《南沙方案》,三年來,一批標誌性成果在南沙落地,南沙開發開放呈現良好態勢,在粵港澳大灣區中的戰略作用更加突顯。
《白皮書》由正文與四個附件組成。正文分為“前言”“各級關懷支持”“踐行使命的舉措”“《南沙方案》落實成效”“結語”五個部分,概括總結了三年來南沙立足灣區、協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戰略性平台建設所積累的經驗、取得的成果。
四個附件分別為“第一階段標誌性成果清單”“ 第一階段開發建設成果百景畫卷”“數說南沙”“ 支持南沙開發建設系列政策地圖國家篇(部分)”,以更加豐富的形式全面展示《南沙方案》第一階段“中考答卷”。
不斷深化面向世界的粵港澳全面合作
據《白皮書》披露,圍繞大灣區“一點兩地”全新定位,三年來,省、市、區聚焦《南沙方案》賦予的戰略定位,不斷深化面向世界的粵港澳全面合作,加快建設粵港澳重大合作平台。
其中,南沙建設科技創新產業合作基地取得新成果。科創方面,累計立項19個粵港澳聯合科技攻關項目;香港科技大學(廣州)紮根南沙,環港科大(廣州)創新區加快建設。產業方面,南沙在全國率先面向自動駕駛出行提供全域開放“試驗場”;船舶與海洋工程產業產值突破300億元(人民幣,下同);集聚超過400家生物醫藥企業,形成覆蓋細胞與基因治療、高端醫療器械等細分領域產業集群。
同時,南沙創建青年創業就業合作平台取得進展,打造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基地集群,建成粵港澳(國際)青年創新工場等15個青創基地,累計孵化企業(項目)2,336個,其中港澳青創團隊1,178個,項目年產值30億元,帶動就業7,115人。
此外,南沙共建高水平對外開放門戶取得新成效。南沙加快建設中國企業“走出去”綜合服務基地(簡稱“基地”)。目前該基地已設立境外投資“南沙快線”,形成10大類、104項境外投資服務清單,為600多家企業提供政策咨詢服務超3,000次,協助211家企業完成291個境外投資項目備案。
在國際航運物流樞紐建設上,廣州港南沙港區已建成華南最大、功能最齊全的綜合性樞紐港,2024年集裝箱吞吐量2,048.9萬標箱,位居全球單一港區前列,開辟國際班輪航線174條、通往“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和地區佔比超85%。
“讓重大戰略看南沙,發展機遇在南沙,創新創業到南沙。”《白皮書》指出,下一階段,要推動更多可知可感的標誌性成果落地南沙,不斷做強立足灣區、協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戰略性平台,更好服務支撐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走在前列、勇當尖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