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據香港中通社及中新社廣州8月5日消息,受暴雨影響,香港多區當日出現水浸及山泥傾瀉。素以高效率著稱的香港,在逾11小時的黑色暴雨期間,再次展現強大應變能力。
超前部署減低暴雨影響
此次暴雨來勢洶洶,香港天文台在4日晚發出紅色暴雨警告信號,5日清晨5時50分發出最高級別的黑色暴雨警告信號,至下午5時05分才改發黃色暴雨警告信號。
特區政府超前部署,早在4日晚,各部門已做好準備。特區政府緊急事故監察及支援中心深夜持續運作,各部門首長級人員實時密切監察全港市面情況,協調各政府部門全力出動,處理水浸、山泥傾瀉、塌樹和道路阻塞等情況。
香港的柴灣及黃大仙是過去暴雨容易水浸的地點,渠務署派出緊急應變隊伍主動巡查。暴雨期間,共派出180隊緊急應變隊伍前往各區,動用約620人及多部強力排水機械人,處理水浸個案及清理渠道。
截至5日下午3時,黑雨信號還未除下,29宗水浸個案中,24宗個案已完成處理,水浸路面的泥水和雜物被迅速清理,受影響路段即時重開。
天文台發出山泥傾瀉警告後,土力工程處迅速啟動緊急控制中心,就15宗山泥傾瀉報告安排人員視察事故現場,安排斜坡緊急復修工程。在路政署轄下的緊急控制中心協調下,香港南區、大埔和西貢等發生山泥傾瀉的地區,山泥被迅速清理,路面至少有一條行車線予公眾使用。
堅守崗位的,還有各紀律部隊前線人員。警方在多區協助受暴雨影響的居民,處理因水浸被困的車輛和清理鄉郊淤塞的渠口,疏導交通。消防處截至下午4時共處理42宗被困升降機報告、175宗自動報火警系統報告、36宗樹木倒塌報告、7宗山泥傾瀉報告等,協助市民到安全地方。
暴雨下,香港葵盛西邨一座大廈短暫停電,房屋署立即通知相關組別跟進處理,經搶修後現時電力供應已恢復。前線人員緊守崗位,加強巡查,保障公共屋邨居民安全,確保各屋邨設施整體運作未受影響。
民政事務總署共開放15個臨時庇護中心,供有需要市民入住。各區民政事務處動員區議員、地區“三會”委員及關愛隊,向區內易受水浸影響的居民發放資訊。
下午5時05分,天文台改發黃色暴雨警告信號。記者在市區所見,市民如常出行,超市、餐廳、商場人流一如往常。公共交通如巴士、港鐵、電車等幾乎沒有影響,大部分巴士路線已恢復服務。
在特區政府各部門迅速應對下,暴雨影響已減至最低。特區政府各部門人員正全力進行善後工作,關愛隊繼續向有需要市民提供支援。
深發全市暴雨紅警近七年首次
而中國深圳市氣象台8月5日凌晨對全市發佈暴雨紅色預警,進入暴雨緊急防禦狀態。氣象台上午7時30分將全市暴雨紅色預警信號降級為黃色;其後上午9時40分再次將全市暴雨黃色預警信號升級為橙色,全市進入暴雨防禦狀態。這是繼2018年颱風“山竹”來襲後、當地發佈的首個全市暴雨紅色預警信號。
受強季風影響,深圳4日晚開始降雨加強,記錄到全市大暴雨。深圳市氣象台5日凌晨1時先將龍崗及坪山區部分區域,升級為暴雨紅色預警信號,凌晨4時許再將暴雨紅色預警的發布區域擴展至全市,包括全市陸地、珠江口、深圳灣、大鵬灣、大亞灣。
當局指上述地區在過去三小時降雨量已達100毫米以上,而且預計強降雨仍持續,預計5日全市大部累計雨量可以達到大暴雨(100毫米以上),局地特大暴雨(250毫米以上)。籲請民眾迅速做好防禦工作,遠離低窪易澇等危險區域。
另一方面,經會商研判,深圳市升級全市防汛應急響應,從原來的四級升至三級,要求各區、各部門密切關注雨情水情,強化值班值守,及時轉移安置,加強關注地質災害等次生衍生災害,按照預案妥善做好防汛各項工作。
另外受強降雨天氣影響,廣州白雲機場航班5日出現大面積延誤。當日下午2時29分,延誤一小時以上仍未執行出港的客運航班為120班,該機場航班大面積延誤應急處置響應等級升級為橙色。
廣州白雲機場當日計劃進出港航班1,599班,其中出港航班796班,進港航班803班。受暴雨天氣影響,5日上午11時44分,延誤一小時以上未執行出港的客運航班為56班,該機場啟動航班大面積延誤應急處置藍色響應。中午12時11分,響應等級升級為黃色。下午2時29分,響應等級升級為橙色。目前該機場總體運行平穩有序。
根據天氣預報,5至6日廣東仍有強降雨。廣州白雲機場提醒廣大乘機旅客提前查詢航班動態合理規劃出行,遇航班延誤時請密切留意航班變更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