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據香港中通社10月20日消息,中國海關總署當日發佈的貿易數據顯示,今年9月中國自美國進口大豆量驟降至零,為今年首次出現單月“零進口”。
海關數據顯示,2025年9月中國自美國進口大豆量從去年同期的170萬噸直線下滑至零。路透社引述市場分析指出,主要原因是中國對美國大豆加徵的高額關稅抬高了進口成本,疊加此前美國新季大豆尚未大規模上市,舊作庫存已基本完成交易,導致9月無新增採購。
“正常年份下,即使關稅存在,仍會有部分舊作大豆因價格優勢進入市場。”首創京都期貨農產品分析師指出,“但今年美國舊作大豆庫存已在前幾個月消化殆盡,而新季大豆(9月後收穫)因關稅壁壘暫未啟動大規模採購,導致9月進口量歸零。”
在減少美豆進口的同時,中國顯著加大了從南美大豆主產區的採購力度。數據顯示,9月中國自巴西進口大豆1,096萬噸,同比增長29.9%,佔當月總進口量的85.2%;自阿根廷進口117萬噸,同比激增91.5%,佔比9%。兩國合計供應量佔中國9月大豆總進口量(1,287萬噸,為歷史第二高水平)的94%以上。
中國暫停美豆採購,直接影響美國農民收益。美國農業部此前預估,若中國全年不採購美豆,美國農民或損失超50億美元。特朗普19日公開表示“相信雙方將就大豆達成協議”,被視為貿易談判提速的信號,但市場仍對談判前景持謹慎態度。
對中國而言,南美供應的穩定化正在緩衝美豆缺席的衝擊。業內數據顯示,2025年前9月中國自南美進口大豆佔比已從去年的78%提升至89%,供應結構更趨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