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鼓勵更多本澳青年學習技能,走技能成才之路,勞工事務局持續組織澳門青年參加國際性及區域性的技能競賽。由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主辦的“第四屆廣東省職業技能大賽”於6月6日在廣州落下帷幕,本次大賽設置101個競賽項目,澳門共派出10名選手參加9個賽項,最終奪得3銀牌及2優勝獎。
作為廣東省規格最高、規模最大的綜合性技能盛會,廣東省第四屆職業技能大賽以“技能照亮前程,人才賦能產業”為主題,採取“集中+分散”的方式分別在廣州、深圳、佛山等6個地市分散舉行101個賽項,其中,世界技能大賽選拔項目61項、國家技能大賽精選項目40項,涵蓋製造與工程技術、資訊與通信技術、社會及個人服務等六大領域,全省21個地級以上市及駐穗省屬技工院校、駐穗省屬職業院校23支代表隊共1,391名選手同台競技。大賽同時邀請吉林、江蘇等11個省市及香港、澳門地區的選手、專家赴粵參賽或觀摩。
經過激烈比拼,本次大賽共有111名選手獲得金牌,109名選手獲得銀牌,109名選手獲得銅牌,23名選手獲得“參賽隊最佳獎”,343名選手獲得優勝獎,294名教練獲優秀指導教師稱號。
勞工事務局受邀組織10名本澳青年參加是次大賽的商品展示技術、時裝技術、網絡系統管理、網站技術、酒店接待、美髮、自主移動機器人、花藝及資訊網絡佈線等9个競賽項目。經過與來自全國各地的技能精英切磋技藝後,參加網站技術項目的澳門大學學生羅友成,以及酒店接待項目的旅遊大學學生陳志力,自主移動機器人項目(隊制賽)的濠江中學學生呂晉和澳門大學學生馮家威分別奪得銀牌,而參加商品展示技術項目的培華中學學生陳思朗和時裝技術項目的鏡平中學學生梁詠琳則獲得優勝獎。
據悉,本次大賽堅持產業導向,服務行業發展。一是堅持對接產業體系建設。101個賽項中製造業相關賽項34項,佔比超三分之一,涵蓋數控加工、工業機器人、人工智能等前沿領域,充分展現廣東從製造業大省向“智造強省”轉型升級的硬核實力。同時增設康養托育(如健康和社會照護、養老護理、育嬰)和鄉村振興技藝(如農機智能化技術)等特色賽項,形成“高端引領+基礎支撐+特色賦能”的競賽體系,全面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二是堅持實戰化考核。競賽場景源於企業真實場景,堅持實戰化考核,培養適配崗位需求的人才。如工業機器人系統操作項目還原智能工廠場景,錘煉選手的精密操作、系統集成、故障應急等三大核心能力。工業4.0項目將智能工廠的流水線搬到了賽場上,比拼能快速適應技術迭代的複合型人才才幹。三是堅持標準引領。各項目技術標準、評分細則、操作流程、設備配置全面對標世界技能大賽、國家技能大賽技術文件,推動行業標準化發展。
勞工事務局表示,未來將繼續組織本澳青年參與各項技能競賽,透過競賽讓青年有機會與不同的國家及地區的選手進行技能切磋、交流及學習,以賽促學、以賽促訓,加快培養更多高技能人才。同時,將持續深化粵澳在技能人才培養方面的合作,發揮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精神,共同將大灣區打造成高質量的人才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