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為擴展醫療券用途至慢性病預防保健服務,進一步提升“醫療補貼計劃”效能,強化與私營醫療業界合作,衛生局由今日起推出“慢性病篩查計劃”, 年滿18歲或以上的本澳居民可前往參與該計劃的私家醫生診所接受高血壓、糖尿病、癌症、血脂異常及肥胖症等慢性病篩查。符合資格的診所場內會張貼“慢性病篩查計劃”標誌,就診居民可使用電子醫療券或其他方式支付有關醫療費用。
“慢性病篩查計劃”旨在提高居民及早發現和預防慢病的意識,促進居民主動健康管理,由參與計劃的私家醫生在社區提供常見慢病篩查及管理服務。在該計劃推出前,衛生局已於6月中旬起向約90名本澳西醫生提供兩班合共10 小時系統性培訓和認證等前期培訓工作,內容涵蓋高血壓、糖尿病、癌症篩查、血脂異常、肥胖等慢性疾病,以及相關篩查指標、診斷標準、治療方法、併發症管理及強化門診溝通技巧等,期望通過前期培訓,提升年青醫生專業競爭力,以及為私家醫生專業發展創設條件和創造良好就業環境。
79名西醫已加入計劃
據衛生局公佈,出席“慢性病篩查計劃”培訓的45歲以下西醫生約佔八成,35歲以下西醫生約佔五成。至6月下旬共有85名西醫生完成培訓並考核合格,現有79名合資格西醫生申請並加入“慢性病篩查計劃”。
合資格診所會張貼標誌
凡年滿18歲或以上的澳門居民,可於今日起前往參與該計劃的私家醫生所屬診所就診,符合資格的診所場內會張貼“慢性病篩查計劃”標誌。居民可按醫生建議或根據個人情況而選擇篩查套餐及前往相應合作檢驗機構接受檢測,私家醫生會為居民提供檢查建議、結果解讀、個體化健康指導(如血糖控制、飲食運動方案)及疾病診斷跟進等;同時,醫生在獲得居民同意後,亦可透過系統將個人檢查數據上傳至“一戶通”供居民查閱。居民可使用電子醫療券或其他方式支付有關醫療費用。
該計劃還設有上傳數量排名激勵機制,以鼓勵加入計劃的西醫生積極上傳相關檢測數據,從而更有效地協助居民自我健康管理,促進其與就診居民建立更緊密的關係,以及為當局制定政策時提供科學依據,從而達致提升本澳居民整體健康水平的目標。另外,為配合“慢性病篩查計劃”及推動本澳醫療資訊互聯互通,東方X光檢驗中心和國檢(澳門)醫務中心已於7月28日加入“電子健康紀錄平台 (eHR) ”, 居民只需使用“一戶通”內的“我的健康”功能,便可查閱在以上兩間檢驗機構所做的檢查和檢驗報告。
關於“慢性病篩查計劃”的詳情可透過點擊專頁(https://www.ssm.gov.mo/portal1/ncdscreening)或掃描附圖二維碼查詢。